为树立大学生勤俭节约、珍惜粮食的意识,增进对粮食法的了解,5月26日法学与知识产权学院曾晓昀副教授应邀为河源校区师生开展题为“粮食法之诗性表达”的学术讲座。本次讲座在河源校区唯实楼102室举行,由学校团委、学生会主办,河源校区管委会和法学与知识产权学院联合承办,管委会、各学院师生代表等两百多人到场听讲。

讲座开场,曾晓昀副教授深切致敬缅怀了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,强调了粮食来之不易,突出了粮食法的重要性。随后,他引经据典,从自然规律之遵循、农作劳动之关切、良治清风之倡导、节约风尚之谨记和美好生活之追求五个方面,向同学们剖析诗词中蕴含的粮食法的相关知识,传递感恩当今生活的思想。紧接着,在讲解“粮食法中的诗”时,他重点分析了立法意境、用词、标点符号、修辞、韵律和篇章结构等内容,并在此基础上提出“法诗学”的概念,论证法诗学的研究框架。最后,他给予现场同学在大学就读期间的相关建议,如强化问题意识、培养学术鉴赏能力等,大家都深感收获良多。

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。粮食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支撑,粮食法则是粮食生产、储备、流通等的重要保障。此次讲座以“诗”会友,进一步增加了师生们对粮食法的了解,增强了勤俭节约的意识,有利于在今后的学习、工作和生活中切实遵守和践行粮食法的相关规定,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。
图/冯晓敏 文/蔡欣瑜 审核:蔡玫